摆线针轮减速机的技术原理及特点
当摆线针轮减速机输入轴带着偏心套转动一周时,由于摆线轮上齿廓曲线的特点及其受针齿轮上针齿限制之故,摆线轮的运动成为既有公转又有自转的平面运动,在输入轴正转周时,偏心套亦转动一周,摆线轮于相反方向转过一个齿从而得到减速,再借助W输出机构,将摆线轮的低速自转运动通过销轴,传递给输出轴,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出转速
W输出机构,将摆线轮的低速自转运动通过销轴,传递给输出轴,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出转速。
输入轴上装有一个错位180°的双偏心套,在偏心套上装有两个滚柱轴承,形成H机构,两个摆线轮的中心孔即为偏心套上,转臂轴承的 滚道,并由摆线轮与针齿轮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轮相啮合,以组成少齿差内啮合减速机构,(为了减少摩擦,在速比小的减速机中,针齿上带有针齿套)。
摆线针轮减速机全部传动装置可分为三部分:输入部分、减速部分、输出部分。在输入轴上装有一个错位180°的双偏心套,在偏心套上装有两个称为转臂的滚柱轴承,形成H机构、两个摆线轮的中心孔即为偏心套上转臂轴承的滚道,并由摆线轮与针齿轮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相啮合,以组成齿差为一齿的内啮合减速机构,(为了减小摩擦,在速比小的减速机中,针齿上带有针齿套)。当输入轴带着偏心套转动一周时,由于摆线轮上齿廓曲线的特点及其受针齿轮上针齿限制之故,摆线轮的运动成为既有公转又有自转的平面运动,在输入轴正转周时,偏心套亦转动一周,摆线轮于相反方向转过一个齿从而得到减速,再借助W输出机构,将摆线轮的低速自转运动通过销轴,传递给输出轴,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出转速。
传动原理:
(1)转臂:转臂是由输入轴和偏心套组成的,偏心套上的两个偏心互成180度。为减少摩擦损失,在偏心套与摆线轮之间装有两个滚柱轴承/ (2)摆线轮:摆线轮的齿形为短幅外摆线等距曲线。本来按运动要求仅用一个摆线轮_可以传送运动,但为了使输入轴达到静平衡和提高传动的承载能力,故采用两个_相同的奇数齿摆线轮,分别装在偏心套上。两摆线轮位置相差180度。
(3)针轮:针轮是由一个针齿壳和装在针齿壳等分针齿销孔的偶数个针齿销所组成的。在针销上可装针齿套,以减少啮合摩擦损失。
(4)W机构:通常把由输出轴、销轴及摆线轮所组成的机构称为W机构。摆线轮输出轴之间的连接靠销轴实现。销轴的一端固定在输出轴的法兰上,另一端插入两摆线轮的等分销孔中。为减少摩擦损失,在销轴的悬臂
上装有销套。